马云该不该对中小卖家负责?

中小卖家如何搏出自己的路?

3月31号 阅读数 ( 10945 )

从2014年开始,每一年我都会写一篇电商类的总结。总结下自己这一年的经验以及总结下自己意识里行业的情况。今年格外忙,在今天派代看到【今日话题】马云该不该对中小卖家负责?这篇文章之前,其实我是打算今年就这样糊过去,也懒得去总结了。细数自己电商也从业6年了,记得刚刚接触电商的时候自己还问面试公司人事的第一句话竟然是:什么是电商?6年时间,暂且不说现在自己也是天猫商家,就当作一位不算电商老鸟的电商老鸟来聊聊吧。


对于电商:大部分人是只看结果,至于过程,基本靠传言和表面的吹嘘。对于马云该不该对中小卖家负责这样的问句式命题,会有极其严重的两极分化的回答。一种是痛斥马云让大部分小卖家死无葬身之地,应该为自己吹过的牛B负责,另外一种是认为马云完全没有任何过错,卖家做不好责任全在卖家自己。


有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其最根本的原因回到大家都是怎么样对待电商这件事的?其实这种现象在我这电商六年路了从来就没有间断过,为什么大部分人入淘后到最后都会觉得是被马云忽悠了?觉得马云没有给淘宝一个更好的生存环境?其实从我们自身来看,我们问一问我们大部分商家为什么加入电商大军?其实无非就这几种:看身边朋友做的好的老板,自己想加入 / 被阿里每次大促公布的数据刺激 / 身边有做电商的运营吹牛B(这个占比巨大,什么直通车投产比1:10 钻展1分钱一个点击等等) / 电商类社区到处冲刺着大神的言论,看完这些后会让你觉得自己曾经不知道的事情原来是这样的。让你貌似对电商有了了解,而且这好像并不是什么难做的事情。

人都是这样,对无知的事情有了初步了解后很快就会有了自信,没有任何的市场调研,没有任何的资金预算,没有任何的启动规划,说干就干。但是到最后的结果成为了在巨大的淘宝淘金队里面被淘汰的那批,90%入淘的电商人都是这情况。

这种情况特点是什么?过于相信平台,相信电商容易成功,因为这些信息都是自己得到的,但是现实不是这样的,平台里竞争激烈,甚至九死一生。从一开始的淘宝容易做到真正实操过后发现现实中的淘宝状况有一条近乎谎言的裂缝,这种过于悬念迭起的现状对于一个刚刚可能放弃生活放弃工作而入淘创业的人来说,越显得沉重,这些沉重需要找到一个宣泄口,但是宣泄口肯定不能是自己。所以大部分入淘失败会把锅完全甩给马云,所以他要负责。


淘宝是一个大市场,如果说淘宝卖不了东西,淘宝没有流量,那每一年大家的包裹是哪里来的?每一年冲刺你进来的千个亿的双十一数据哪里来的?


淘宝的商业形态其实可以分为几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一批创业者拼死奋斗的产物。


第一阶段:初始阶段,所有的一切都来源于尝试,买家商家初次入淘,这时候的平台有无数的缺点,这跟游戏一样,大家都是新手的时候是最好玩的时候,没有那么多的套路没有那么多的方法,产品上架,只要产品好就能卖,只要稍微用心一点就能生意好。这时候第一批入淘的成功已经渐渐形成一种商业形态,淘金者慢慢发现了商机。如同第一个发现金矿的人永远是不经意间发现的,但是会陆续吸引淘金者的挖掘,一切变得带有目的性。平台需要生存,阿里成为了正在卖铲子的人,而我们成为了那群淘金者。卖铲子的人会告诉你金矿在哪里,成功挖到的那群人成为了宣传榜样,而卖铲子的人其实一直在亏损,因为掘金者少。


第二阶段:野蛮生长阶段,此阶段,大量吸引淘宝里的企业化卖家进驻淘宝商城,门槛极低,旗舰店、专营店等大大小小商家都进来了,实现了早期野蛮成长,并一定程度上补上了B2C短板。同时平台慢慢完善,中端玩家越来越多,中端玩家的进驻成为了真正让阿里平台赚钱的时候,于是有了12年的那次天猫改革,有了十几万的保证金。也有了那次集体抗议。


第三个阶段:弱专营,强旗舰的平台调整期,这时候,专营店不太受欢迎了,天猫不希望自己平台里出现店中店,只有自己才是唯一的上帝,这个阶段旗舰店更被扶持一些,网络品牌和淘品牌这时候发展迅猛,不少融资的。


这个阶段主要表现是11-14年,大部分旗舰店被扶持起来,同时淘宝店铺也拼命挤进更高阶的淘金行列,甚至大部分淘宝皇冠/金冠店的店主放弃了原有的经营,直接杀入天猫。这时候处于线上电商的黄金时期,永无止境的疯狂淘金者和看似永无止境的金矿。卖铲子的市值疯狂飞涨。


第四个阶段:扶持线下大商家阶段,此阶段,天猫开始拉拢线下传统大品牌和商家进驻天猫,并将资源严重向他们倾斜,这些商家自然也给天猫带来更多的收益和增长,而原来的天猫卖家们(包括淘品牌)受到的冲击非常大,很多都干不下去了,淘品牌的生存状态也急剧下滑。


旗舰店大批死亡,阿里也发现了淘金者太多可能会让这种竞争更加恶劣,所以有了15年的限制入驻,限制入驻不是平台不想赚钱,而是为了维护平台的稳定。虽然这样做但也无济于事,阿里必须继续扩大才能和京东等其他平台抗衡,而且必须抓住这个时机。


第五个阶段:抢国际大牌和霸道排他阶段,此阶段,天猫阻击京东变成了一场生死战,京东服装服饰虽然比起天猫还小很多,但是京东有了腾讯的流量,增长是很快的,天猫开始将核心资源用来抢国际大牌,并和国内外的一些知名品牌签约独家排他协议,试图围剿京东。此阶段,天猫上的中小企业商家基本上是严重受害者,流量就那么多,资源就那么多,淘宝的做法越来越窘迫。这时候的天猫只能高阶选手以及品牌商玩了。


我们看到这里会发现好像没有那 “大部分人”的生存方式了,但是并不是,高阶选手里隐藏着一批真正的大神。也隐藏着淘宝商业形态的第六个阶段。

 

第六个阶段:高阶靠智慧和拼搏淘金阶段,你会发现环境无论多么恶劣,平台多么难做,总有一批高阶选手杀入TOP榜,一些C店的销售额甚至直接秒杀品牌商。总有人能发现我们发现不了的蓝海,并且一月大百万销售。有的靠产品,有的靠时间节点,有的靠黑钻黑科技黑技术,有的靠发现蓝海的眼睛,也有的靠坚持,我们不可否认的是每一年都有一批成功者,但占比仅仅5%。


这些商业形态渐渐形成的时候,其实我们处于什么位置呢?如果你入淘时间够长,会发现我们处于每一个阶段的生存方式都不一样,只要掉了其中一个,我们都无法在平台生存,我们每个人都是其中一个需要拼搏的掘金者,会遇到平台的变革速度过快而难以跟上队伍,这不是平台的错,是商业的本质,不能顺应只能溺亡。


马云是不是完全不看初始草芥的生活状况?看,他也想改变,所以才有了小而美和千人千面。但是商业本身是残酷的。小而美在15 16年的大肆宣传,以及平台资源也有所倾斜,马云也想让小卖家的生存状态得以改善,但是商业毕竟是商业,商业的选择,买家的选择不是我们也不是马云可以控制。最终导致小而美只是一句口号,实质的生存状态过于不堪。

再完美的平台其实也都有漏洞和缺陷,有这些就会存在不公,淘宝也经常出现要自己证明自己是自己的这种事情,处罚系统不够完善,可能随时可能都被判死刑。其实这属于运气的部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一句话: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其实大部分创业公司的成功运气成分真正占比是非常非常大的,为什么最后被封店的是你不是他一样?


这是一个互联网的江湖,我们如何生存,怎么生存要么顺应江湖发展,要么就做高位阶段的高手,指责和谩骂规则是庸人无力感的表现,什么时代都有屌丝能逆袭,适者生存,首先你自己要努力要自强要学习才能前行!行业生态的发展,你有认真在看吗?还是只做一只懵懂的苍蝇?走到哪里算哪里?

分类:Basic optimization  返回

Huofu tp always adheres to the principle of maximising the profits for clients, and we are confident to offer professional services with 100% concentration. That’s why we are able to bring more benefits to many e-commerce brand cooperators. Because of the outstanding performance of Huofu tp, we were awarded the honour of Excellent Enterprises in Hubei Province, and we have also been named as the honorary Council member of Hubei e-business association. The image of HuoFuTP is becoming the leading brand in the e-commerce service field.

  • HUO FU E-commerce Public AccountHUO FU E-commerce Public Account
  • E-commerce industry  information Public AccountE-commerce industry information Public Account